11月5日下午,邛崃市临济镇道火路,骑行爱好者穿梭于崖壁竹海间,最终汇聚于道火路独库热线机车咖啡水吧。一杯醇香的咖啡,一段悠闲的休憩,勾勒出这片山水之间新兴的休闲画面。
这一场景的背后,是当地以生态资源为底色、以新消费场景为媒介,积极探索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生态本底赋能户外休闲新场景
临济镇的发展底气源于其独特的生态本底。道火路临济段全长约5公里,沿途崖壁竹海连绵不绝,构成一条天然的景观长廊。深入其间,峡谷山地、溪流溶洞与万亩竹海交织出层次丰富的生态画卷。作为成都世园会邛崃分会场和脆红李等特色农产品的优质产区,临济镇拥有发展特色旅游的天然优势。
面对成都周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体验式休闲需求,临济镇敏锐避开传统景区的同质化竞争,将目光聚焦于“户外休闲”细分领域。“我们依托道火路沿线独特的生态资源,致力于为摩旅、骑行、徒步爱好者打造新型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临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毛跃云介绍说。
基础设施优化与特色业态培育
在基础设施方面,从高速口至白沫江大桥的景观导视,到皮缝古道、道张路的标识系统,一个完整的交通导视体系提升了区域的可进入性。道火路沿线的植被梳理、徒步线路的清理维护等细节优化,持续提升游客体验。
“因为这条路有很多摩友骑行,却缺少一个歇脚的地方,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创业。”道火路独库热线机车咖啡水吧负责人喻泽云是土生土长的临济人,也是一位资深摩友。他用“喜欢、热爱、感谢”概括创业初衷——对机车的热爱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也让他与爱人相识相知,最终催生了这个充满情怀的空间。
走进水吧,机车元素无处不在。墙上是精致的机车彩绘,身旁陈列着实体摩托,复古旗帜点缀其间。这里不仅是提供咖啡简餐的补给站,更是骑行文化的展示窗口、车友交流的社交平台。“我们致力于融合机车与爱情主题,希望为每位到访者带来独特体验。”喻泽云说。

文商旅体融合的临济实践
在文旅融合层面,临济镇的实践体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通过挖掘本地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将骑行文化、茶文化等元素融入旅游体验,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有效转化。游客的到来不仅为当地茶叶、脆红李创造了就地销售的契机,更使李花基地、茶园本身成为旅游吸引物,完成从“农业生产”到“农业景观”的转型。
文商旅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在此更为清晰。项目已累计吸引超过30万人次到访,强劲的客流直接拉动了餐饮、住宿、零售等周边业态。“机车咖啡”等新消费场景的诞生,正是文旅需求催生商业创新的生动例证。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区域品牌价值的提升。道火路“小独库公路”的美誉口口相传,使临济镇在成都旅游版图中的知名度持续攀升。本地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随之增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活力。
临济镇的探索充分证明,文商旅体融合不仅是促进消费升级的有效路径,更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王维 冯胜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