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非凡十年 大美邛崃|生态文明建设蹄疾步稳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09 10:49

党的十八大以来,邛崃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锚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重点区域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快实现“青山映城、草长莺飞”。

“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邛崃,这座拥有2300余年历史的巴蜀古城,承蜀水之灵动,拥群山之灵秀,自然资源优渥,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殊荣。

十年间,绿色发展蹄疾步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厚植生态本底,千年古城形象焕发生机

邛崃西侧,龙门山南段延伸山系一片葱茏。龙门山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区,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被誉为“自然科学宝库”。

邛崃所处的龙门山南段延伸山系,适宜的气候和多样性的地质变化造就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打造龙门山脉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被列入邛崃“十四五”发展重要规划,邛崃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以龙门山片区为载体建强城市西翼,打造区域特色文旅中心。

近年来,邛崃市深入实施“绿化全川”行动,构建“城区绿心、城边绿带、城郊森林”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网络,森林覆盖率达48.89%。力争到2026年邛崃市实现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9%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450万立方米以上,为成都平原筑牢生态屏障。

每年夏天,每到傍晚时分,不少居民来到河滨公园散步,夕阳的余晖洒在地上,嫩绿的草地显得更加浓郁了。一眼望过去,岸边鳞次栉比的楼房,在水中投影出婀娜的身影,两岸杨柳垂堤,四周风光旖旎。公园内,还有不少观鸟爱好者,拿着望远镜或摄像机,研究观察鸟的栖居生活环境及鸟和整个生态的关系,乃至生物多样性。

河滨公园只是邛崃市众多公园中的一个。近年来,邛崃市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城市―社区―口袋”三级公园体系,河滨公园、东湖公园、凤求凰公园、邛窑考古遗址公园等城市公园陆续建成开放,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微绿地,打造“金角银边”美化公共空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71平方米,让市民游人畅享推窗见景、出门见园的惬意生活。

绿道骑行是目前最受大众青睐的户外活动之一。邛崃市系统推进绿道建设,累计建成绿道292公里,全省首条全封闭式自行车高速公路成为网红打卡地,构建丝路田园连接带。绿道有机嵌入生态观光、体育运动、文化创意、休闲消费等功能,串联衔接大地景观、特色小镇、川西林盘、田园综合体等景观景点,形成串点连线成网的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和全域旅游的毛细血管,打造功能叠加、场景多元的生态“绿脉”。

生态本底愈加厚实,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这是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邛崃新风景。推进城园融合、强化植绿筑景,到2026年邛崃市力争新增绿地100公顷、立体绿化3万平方米,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区5个,让城市之美宜游宜憩、可感可及。

保护生态环境,攻坚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汤汤南河水,从邛崃城区穿城而过,是邛崃的母亲河,是成都平原西侧的重要河流,也是岷江的重要支流。历史上的南河,迴澜倒影,南河渔唱,见证了临邛古城繁荣富庶、水路丝路的商贾云集,是邛崃最具山水与人文的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一场水环境攻坚战全面打响。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4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镇(街道)生活污水处理厂22座,建成污水管网600余公里;攻坚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关闭禁养区养殖场(户)51家,整治养殖场(户)2000余家,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5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1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初秋,出现的霞光与雪山同框,被镜头捕捉定格于方寸间,俯卧的山脉横亘在远处,与天空交相辉映。水色倒映天色,阳台上看雪山、朋友圈晒蓝天是邛崃人的新爱好。邛崃坚持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扎实开展工业源、面源、扬尘源、移动源污染等专项整治,推进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攻坚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近处南河水清岸绿景美,与远处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十年时间绘成这令人心醉的画卷,成为邛崃生态环境优良本底优势的一处缩影。

10年来,邛崃市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优良天数比例由2017年的65%稳步提升到84%,特别是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值;桂山、黄塔断面水质跨类别跃升,于2019年实现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达标,国控桑园断面水质始终稳定在Ⅱ类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巴山蜀水间,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一幅幅绿色画卷正在邛崃徐徐铺开。

转化生态价值,绿水青山成为发展新优势

位于孔明街道的郭山村,田园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突出,被评为成都市魅力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去过那里的人,都会被那里的生态景观深深吸引,不过谁能想到,就在六年前,这里还是成都市相对贫困村。郭山村的破茧成蝶正是邛崃市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印证。

邛崃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依托丰富的川西林盘资源和优渥的自然生态本底,打造特色小镇和精品林盘等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围绕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以“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川西林盘”农商文旅体五位一体融合为发展思路,梳理价值林盘159个,保护修复川西林盘59个,建设川西生态价值转换高地,精心打造竹上花楸、椒兰山房等一批精品民宿,充分融入文创体验、大地艺术展览、商业会展、研学、培育孵化等消费业态。

依托萤火虫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背景下,天台山打造国内第一个以“萤火虫”为主题的“萤火森林”品牌,实施萤火虫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孵化生态产品,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天台山景区的华丽转身更是邛崃市生态价值转化的缩影。

邛崃市充分发挥背靠“双城”的近地游市场优势,挖掘利用龙门山片区丰厚文旅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文旅繁荣,赋能区域发展,转化生态价值。提升“一山一镇”景区影响力,提质升级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强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全要素供给。打造“两江一海”文旅集聚区,依托白沫江、文井江和十万亩川西竹海,创新转化林竹、山水生态价值,白沫江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成都唯一EOD试点,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列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分会场。

2021年邛崃市共接待游客159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27亿元,同比增长1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营城逻辑,也是市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重要途径。生态账的背后,是近年来邛崃坚定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生态文明跃升轨迹看得见、摸得着。往事作序,邛崃站在新的出发点上。

绿水青山处,绿色发展的恢弘蓝图正徐徐铺展。未来可期,邛崃走在新的转折点上。金山银山里,锦绣家园的美丽梦想正缓缓走来。

文稿:蒋钟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