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非凡十年 大美邛崃|种业:科技创新,守好农业中国“芯”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09 10:37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全国首批5个国家级种业园之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位于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堪称四川种业“最强大脑”。

今年9月中旬,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天府地展”现场,近900个水稻和玉米品种接受专家组评选。在天府现代种业园1240亩的种植基地内,477个水稻和216个玉米田间评选品种争奇斗艳,一场品种“选秀”大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12位来自科研院所、种业管理机构、协会和企业的行业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穿梭在田间地头,只为选出本次大会的优质“精品”。这两年,像这样的品种“PK”,在天府现代种业园并不少见。

邛崃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拥有40多年水稻制种历史。近年来,邛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成都市种业发展工作部署,主动扛起种业振兴以及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优质粮油,持续推进种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与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核心承载区。

2022年1月,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高标准推进邛崃国家天府现代种业园建设”。种业,已成为邛崃的一张响亮名片。

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

近年来,国内种业振兴浪潮翻涌,北京、湖南等多地纷纷加码布局,打造“种业之都”“种业硅谷”,但亟需破解基础性研究不足、种子企业散小、科技成果转化不高等问题。四川作为全国3个育制种大省之一,种业是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中的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之一,但面临种质资源基础研究不够、品种创新动力不足、种业企业“多小散弱”核心竞争力缺乏、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突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2017年,为推动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成都市构建了14个产业生态圈,统筹布局66个产业功能区,将成都市级7个重点农业产业功能区纳入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范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天府现代种业园创立并落户拥有良好种业条件的邛崃。园区规划面积95平方公里,成立伊始,便聚力推动水稻、油菜等重要农作物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构建“一核一区多基地”现代种业发展格局,持续深耕“种源保护利用—商业研发转化—产品规模推广”全产业链条,牵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商业化育种、市场化推广、品牌化发展。

目前,2.1平方公里总部区基本建成,93平方公里生产示范区加快成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列为四川省“1+1+N”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园区、成都市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助力邛崃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等称号。

搭平台解堵点,让种子“自由萌发”

打通种业上中下游链条上的堵点,破解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难题,促进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园区联合国家、省、成都市各级农科院所,搭建种源保存、种业研发、双创孵化等“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平台,植入专家人才库、人才工作站等综合服务型站点。通过搭建“指挥部+工作专班”的攻坚体系、组建“管委会+片区综合运营商”的服务体系等方式,全力保障重大功能型平台建设按时按需有序推进。

目前,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四川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西南种业创新孵化中心、种业博览中心已正式投用,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种业实验中心正加快建设,平台搭建将有效促进资源、技术、成果等共享,加快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进程。

针对种源保护,省农科院已收集16万份种源,涵盖成都麻羊、内江猪等18个地方特色畜禽种质资源,建成动植物资源圃(场)8个,其中梯田红米、带绿荔枝等7份作物和畜禽列入国家十大特色种质资源。专业化引入集DUS测试、品种区试、抗性鉴定为一体的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完成品种鉴定检测2400余份;市场化入驻西南首家第三方种子质量检测机构,完成种子样品检测3200份以上。

创新驱动,种业不断进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园区通过全要素配套种业实验室、标准化厂房、制种基地等科研设施,组建西南首支1.5亿元种业产业基金投资壮大企业,将培育和招引双管齐下,不但培育了一批优秀本土种企,还吸引了先正达、荃银高科等国内外知名种企落户,打造现代种业集群发展。

园区针对院所研发较强、市场对接不足而企业研发偏弱、市场敏感度较高的“两张皮”现状,统筹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育种,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科研院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引进先正达等种业及关联企业22家,聘请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黄凤洪等首席科学家3名,入驻荣稻科技水稻创新创业团队等科研团队10个。嘉林生态农场与川农大合作研发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荃银生物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研发“德粳6号”等品种、荣稻科技与川农大合作研发“荣胜优520”等品种,企业与科研院所已合作研发农作物新品种35个。培育出邛崃黑猪、邛崃黑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业龙头企业数居成都市首位。

聚焦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品种—产品—品牌”全链条延伸体系。建设2.8万亩国家级制种基地、酿酒专用稻机械化高产绿色生产集中示范片区等原产基地,协调种业科技成果和新品种转让,为新兴粮油、金忠等110余家本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供应优质原料和新兴技术,大规模开展原料深加工和新品种市场化推广。

新兴粮油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定向研发川油81等新品种并开展生产工艺改造,产值由2020年的11.4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1.5亿元,今年产值预计达30亿元。

川康优6107等新品种转让给四川丰大等园区企业,实现就地转化。我市制种面积和制种量居成都市第一,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6.7万亩、年产量24.4万吨以上。

金忠、春源、新太丰等肉类企业通过运用新品种、培育新品牌,其产品进入盒马鲜生、伊藤等大型商超,市场份额占成都市两成以上。荃银生物公司联合四川省农科院研发的7个酿酒专用粮新品种,已在古川等本地酒企试酿成功,提升优质出酒率5%-8%,助力2021年酒类企业实现营收约100亿元,正与郎酒、泸州老窖等知名酒企开展合作。

川种“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以打造西南地区面积最大、品类最广的水稻展示基地为目的,建设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水稻展示基地,根据核心区地块分布、水域流向及气候等因素对整体种植展示基地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面向先正达、荃银高科、丰大种业等种业知名企业征集1000余种参展品种,向来访专家学者、从业人群集中展示水稻突破性新品种、稻作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及示范转化推广新机制。

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向种植户推广粮食新品种、标准化生产方式等,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共同参与产业发展。目前,通过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全市国标二级以上优质品种稻种植面积达18万亩,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67%,粮食优质品种应用率超过96%,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制种面积和制种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油菜播种面积等均位于成都市前列。

让川种“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的更响。

这些年,高品质行业盛会接连不断,已成功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油菜产业链价值提升与前沿发展论坛、中国鲜食玉米大会、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藏粮于技”院士讲堂等专业论坛、展会21次。

通过搭建试验示范和新品种展示平台,有力促进科研院所新成果与应用种企的联系,加快新育成品种的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国际种子联盟秘书长迈克尔·凯勒点赞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等6位“两院”院士针对种业创新发展现场把脉定向。CCTV多个频道报道了我市种业发展的创新做法,《人民日报》以《一座资源库 筑起安全岛》整版刊发邛崃种源保护工作,《四川日报》以《擦亮川种金字招牌 勇担粮食安全使命》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种业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培育一粒好种子,少则5到8年,多则10到20年,而要让种子从实验室走进田间,走向餐桌,甚至要花更长时间。天府现代种业园将始终从农业实际和种业规律出发,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远谋划,系统布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文稿:杨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