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高埂街道火星村在民政部“红色地名 礼赞百年”地名有奖征集活动中获奖!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26 09:48

近日,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公布的地名有奖征集活动获奖名单中,邛崃市高埂街道火星村光荣上榜!

火星村的由来

村名源于解放前,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火星社”。1950年初,“火星社”编入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直属临邛大队,配合解放军担负邛崃城防任务。火星社的社员狙击国民党溃军,英勇奋战的行为,在冉义一带群众中广为传颂。同时,也取毛泽东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故合两个含义而名的“火星村”。现村中的火星精神专栏墙上悬挂仿制的游击队使用的蓑衣、草帽、马灯、水壶等器物,让村民们时刻牢记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火星精神。

红色文化引领社区治理之魂

打响火星红色文化品牌,将火星精神作为引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以“火星社”小故事为主题,邀请老干部、原火星社成员组建红色文化宣讲队,同时组建火星社文艺队、舞蹈队等5支志愿队伍,持续开展革命故事宣讲和志愿文明文化活动,弘扬“火星八德”精神。

新建火星文化墙、火星社历史陈列馆,展示火星社革命老物件,重温革命历史,一起点亮火星之光,成为党员干部及群众自我教育缅怀的新基地,凝聚全体党员干部学先烈、谋发展的共识和干事创业热情。

精心打造“红色文化”空间。将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时植入红色文化元素,设立党代表之家、“火星社”工作室等功能区20余个,营造文化氛围浓郁、开放共享的党群活动新场景,让办事群众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绿色场景赋予社区治理之力

火星村秉承“治理的核心在人心”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建立“四共”机制和三星评比,培育群众共同体意识,形成社区治理强大合力,共同营造绿色宜居新场景,致力打造有温度的社区。构建“共商”机制。定期召开“火星社居民自治理事会”专题会议,共同推选物业管理公司、商议小区环境治理、院落取名、推选院落长、评定优秀院落长等,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解决小区绿植修复等30余个问题,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全覆盖。

构建“共建”机制。结合社区营造项目,充分发动村委会、企业、村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景观菜园”等项目设计实施,提高村民参与率与认同感。构建“共治”机制。探索“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机制,形成多元互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大格局。组织村委会、企业、村民代表、乡贤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对小区闲置地块进行打造,形成社区治理产业闭环,由企业提供种子、花苗,村委会提供施工设备,村民进行栽种,将闲置地块改造成景观菜园、小花园等,形成邻里携手花园焕新的新面貌。

构建“共享”机制。鼓励群众入股参与社区共享超市运营,群众在超市消费积分抵扣物业费和年底进行超市收益分红,形成共享经济。从“景观菜园”种植出的蔬菜等农产品由群众共享,其中30%以上产品赠予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提升社区温暖度。最后,强化“三星”评比。按“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的原则,分季度持续开展星庭院、星菜园、星达人评比活动,给予获奖村民荣誉及实物奖励,增强村民的荣誉感,激活社区活力。

特色产业夯实社区治理之基

建立产业发展“三大机制”,紧抓重点产业项目,引入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化集团建立智慧农业服务中心、畜牧行业领军企业牧原集团投资2.5亿元建立智慧立体式生猪养殖、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兴粮油建立中国好粮油、天府菜油基地,大力发展羊肚菌产业,带动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促农增收。

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中农院、省农科院、知名种企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基地,依托稻香合作社,推进省农科院川康优2115试验基地、酿酒专用稻试验田建设,做好四川省“三区四情”耕地治理监测点建设。承办了中国农科院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全国性农业盛会-2019年长江中上游“藏粮于技、藏粮于地”院士论坛现场会等全国性会议。

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探索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基础施“三方联动,四个明确”管护机制,由土地股份合作社收取种植业主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20元/亩管护费,用于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结余部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壮大集体经济组织,让成员分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从而促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