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首次在我市示范小麦免耕带旋抗湿播种技术的小麦测产创下了528.1公斤/亩的高产纪录,验收专家组建议进一步扩大该技术在当地的示范推广。
在邛崃市高埂街道“天府粮仓”小麦新技术核心示范区内,成熟的小麦颗粒饱满,在太阳的照耀下,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3台收割机穿梭其中,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进行脱粒、除杂,地上只余一排排整齐的麦茬。“哒哒哒”的声音响彻麦田,奏响了丰收的序曲。
为落实邛崃市《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科技引领示范区的工作方案》,邛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去年11月在高埂街道火星片区开展小麦新技术核心示范区建设,选用了川麦104主导品种,首次采用免耕带旋抗湿播种技术进行示范。
“小麦七分种三分管,采用好的播种技术就能做到立苗好、苗期长势健壮,后期操心的事就少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朝苏介绍,“针对稻茬小麦普遍存在的种子播不下、苗出不齐、长不好的难题,免耕带旋抗湿播种技术可以在免耕秸秆还田条件下实施播种作业,仅对播种带浅旋开沟、施肥播种,播种带间保持免耕状态,从而使土壤湿度大、粘性重的稻茬田小麦实现了播得下、出得齐、长得好,秸秆覆盖地表,后期还有保墒抗旱效果。”据李朝苏介绍,小麦免耕带旋抗湿播种技术2021年以来,连续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长江流域稻茬麦区推广应用。
示范户黄光伦说:“我种小麦有10多年了,以往都是先旋耕、再撒种子、撒肥料、最后覆土,共有4道工序。我去年11月初采用免耕带旋抗湿播种技术种了680亩小麦,只需一道工序就同时完成带旋、播种、下肥,每亩可比过去节省四五十元成本。而且,种子播下去后,出苗率高、肥料下去后也能及时地被吸收,今年5月初收小麦,我自己都过了几次磅,亩产达到了500公斤,比我过去的亩产提高50公斤以上。”
当天,验收专家组对在邛崃市高埂街道火星片区对3块共计9.87亩示范免耕带旋抗湿播种技术的麦田进行测产,平均亩产528.1公斤,比采用常规“旋耕撒播”的对照田亩增产90.5公斤。
验收专家组认为,示范片集成示范的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节本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技术先进实用,满足当前邛崃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粮食规模化高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成都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记者: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