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融捷新能源电池总装、比亚迪云巴、休斯卫星终端制造等重大产业化项目7个,总投资325.5亿元;投入资金17.93亿元,完成邛州绿道、自行车高速等项目112个;全面实施124项改革任务,全国返乡创业、国家学前教育、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试点扎实开展,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推广……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成都市委决策部署,高水平谋划,高标准推动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全力建设现代化“精美-邛崃”,实现产业能级新跨越、综合实力大提升。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扎实开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以学促干,以真正的成效来检验工作。”市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参悟透、领会好,多调研、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的重大要求,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召开9次市委常委会、7次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市领导带头开展18个重点课题调研和29个深度蹲点调研,举办局级领导干部读书班研讨学习,分层分类组织宣讲和干部培训,全市党员干部对表看齐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增强。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切实增强。鲜明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创新推进中层干部跨单位选拔交流,全域“为村”精智党建平台建设受到中组部肯定。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巡察监督,持续正风肃纪,大力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发展。
对外开放协同发展持续深化
与武侯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天新邛快速路全面开工,天邛高速路即将启动建设,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邛崃段加快建设,成蒲铁路年内通车……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时代征程中,邛崃始终明定位强担当,一以贯之推进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建设现代化“精美-邛崃”,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等42项规划修编。同时,积极围绕新时代邛崃“三步走”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全面落实年”十条措施,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推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工作专班”“三天复命”等制度,全力推进规划落地落实,推动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攻坚突破。
“这些都已经深远改变邛崃城市发展格局,为邛崃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年多来,无论是新近加入邛窑工作团队负责对外接待的刘思玲,还是在天邛产业园区深耕两年多、进企业、忙服务的李佩忆,都对邛崃的对外开放合作感到自豪与惊喜。
在对外开放合作中,市委始终坚持高水平谋划,坚持国际视野推进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国际化建设,积极引入国际文创人才团队,与日本、法国、韩国等国高校和产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招大引强,引入融捷新能源电池总装、水井坊、休斯卫星终端制造等重大产业化项目9个,总投资325.5亿元。
同时,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加快“精新智造、精细农业、精品服务”绿色高效发展。融捷新能源电池、威高医疗装备、云南城投超硅等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升和药业、神威药业重组扩能,传统家具产业调迁升级,引入水井坊、环球佳酿、全兴等协力打造“邛崃产区”川酒基地,“邛酒”品牌进入全国地标品牌百强榜。成功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邛崃“黑茶”列入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邛窑遗址公园顺利开园,天台山景区被评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坚定。
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周末,夹关的高大姐正在为自己位于邛茶走廊即将开业的民宿跑前忙后。而为高大姐带来致富机遇的正是我市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工作的开展。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坚持全力建设邛茶走廊、种业园区等四大示范区,“镇镇有主题、村村有故事”打造夹关茶旅小镇、高何红色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和 15个川西林盘聚落,夹关镇临江社区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示范点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呈现一片兴兴向荣之势。
年过花甲的李大爷近来吃完晚饭后都喜欢去南河边的绿道走一走、消消食,李大爷说,去绿道散步几乎已经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在高效能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攻坚,投入资金17.93亿元,完成了邛州绿道、自行车高速等项目112个,通过“三比一测评”推进87个示范社区打造,“三问三审三投入”社区工作法受到成都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两次在成都市作经验交流。
没有创新改革,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纵深推进改革创新中,我市全面实施124项改革任务,全国返乡创业、国家学前教育、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试点扎实开展,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推广。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企业登记“两小时办结”落地落实。对此,绿色食品园区的某企业的工作人员植爽深有感触。“以前办证审批流程多、耗时长,经常一两个月等不来一张证,现在好了,跑一次,快则十多分钟,慢则一两个小时就搞定了。”
民生永远是最大的任务。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我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扎实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就业、教育、医疗、安居、养老等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三治一增”深入实施,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成都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中医药示范单位。
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