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以“讲述改革故事,创新乡村发展”为主题的邛崃市“为村”改革故事会全媒体直播活动精彩上演。活动从1980年邛崃成立全国第一个农工商联合企业——邛崃县凤凰联合企业开始,讲述邛崃40年以来改革创新实践,一祯祯具有时代意义的老照片,一个个敢闯敢试的感人故事,激励着现场所有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为期一天的活动也是我市推进融媒体中心试运营以来,第一次依托本级官方媒体电台、电视台、醉美邛崃和邛崃新闻微信公众号,联合“为村”平台进行的全媒体同步直播。活动设置一个主会场、一个分会场和七个场外连线点位,采访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受益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生动讲述邛崃40年的实践与探索,让改革开放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为村”互联网+党建新探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邛崃“为村”平台实现 “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基层治理”等内容,村级党务、财务信息、便民服务、书记信箱等内容均一目了然。平台上还设置“村有好货”、“村内旅游”等栏目,成为了宣传村庄、推广旅游、销售农特产品的窗口。目前,邛崃“为村”平台已经覆盖邛崃市271个村(社区),认证村民超过12万人,影响遍及全国。
去年10月以来,为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激励乡村创新发展,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社治委主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的邛崃市“为村”改革故事会如火如荼举行。每个镇乡(街道)从每个村(社区)初选一个“为村”改革故事,参加全市总决赛,通过总决赛评选出邛崃十大经典“为村”改革故事,到各镇乡(街道)巡讲,凝聚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当天上午,“四十载奋进 新时代为村”邛崃市“为村”改革故事会举行,通过路演方式,从24个改革故事决出了邛崃十大经典“为村”改革故事。下午,我市举行了“讲述改革故事 创新乡村发展”邛崃市“为村”改革故事会全媒体直播活动,开展邛崃经典“为村”改革故事巡讲。
大同乡“为村”小品《一次特殊的同学会》,南宝山镇《为村之缘》情景剧,茶园乡《为村搭建新平台》快板,临邛街道《为村重阳寄相思》,平乐镇《衣格子卡一家故事》,天台山镇《谢党恩》演讲等故事轮番上演,引来阵阵掌声。
而全媒体直播活动分为“活力源泉”、“时代传奇”、“追梦不止”三个篇章进行。
前进镇凤凰社区,邛崃改革开放之源。直播首先将镜头对准了这里。“1980年2月,邛崃前进镇凤凰村202户世世代代只会种地的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工商联合企业—邛崃县凤凰联合企业,这一记载历史瞬间的照片,已存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镜头面前,前进镇凤凰村原党支部书记谢福州激动地讲述着当年不平凡的经历。此刻,前进镇凤凰社区分会场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现场锣鼓喧天,村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在他们喜悦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凤凰精神”一直在延续。(下转02版)
直播活动的场外连线点位也是精彩纷呈:天邛产业园区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双基地”;桑园镇黑虎村秉承改革精神,发展现代农业公园,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夹关镇临江社区探索“创新+善治”“三问三审三投入”,开创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牟礼镇稻渔种养综合示范区打造邛崃渔香米品牌,助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高埂镇开办“垃圾银行”,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宝林镇养老服务中心首推“幸福养老关爱地图”,实现养老机构和为老服务在线监控和动态监督;国民村镇银行聚焦三农,服务三农,迎来了十一周年华诞。
当天也是成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的日子。通过连线直播,观众看到了成雅铁路邛崃站的热闹气氛。“今天注定是个大喜的日子,我们盼望8年之久的成雅铁路,终于正式投运,邛崃由此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加快了迈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的步伐,以后去成都、去雅安都方便多了。”参加首运体验的乘客这样激动地说。
在全媒体直播活动中,邛崃在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智慧养老、文博创意等改革探索中涌现的精彩故事一个个上演,通过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生动展现在观众听众面前,激励着邛崃人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建设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
邛崃市“为村”改革故事会全媒体直播活动连线点位
直播连线:桑园镇黑虎村
过去的黑虎村农工商联合体,早已升级为“现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成为邛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典型。
改革开放40年,从一年辛劳换不来三四百斤粮食,到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桑园镇黑虎村发生了巨变。作为邛崃市首个、成都市首批10个农村电子商务试点村之一,如今村里占地面积3800亩的黑虎农庄乐园,入驻业主已达23家,依托农庄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大部分农民得以住进了小区,水电气视讯已全通,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家腰包也鼓了起来,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万余元。
近年来,黑虎村按照4A级景区标准编制完成新村规划,总投资达1.5亿元的黑虎农庄乐园初具规模,荷塘月色陈院子、红砖房乡村酒店、六六农庄、e分田生态农庄等主要景点分布其中。当前,黑虎村正综合运用改革的思路,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推动农业观光、农耕文化、创意农业,全力将黑虎农庄打造成为4A级旅游景区、现代农业公园。

直播连线:前进镇凤凰社区
2018年12月28日,天气寒冷,但在“为村”改革故事会全媒体直播的首个场外连线点位—前进镇凤凰社区,却是一派热闹场面,社区居民们正津津有味地观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汇演。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浪潮中,凤凰村对于我市改革发展有着特殊的地位。1980年2月的一天,该镇凤凰村的202户世世代代只会种地的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工商联合企业——邛崃县凤凰联合企业,由此开启了邛崃改革发展的历史性篇章,凤凰村因此被视为中国农工商综合改革的发源地。
当天现场,记者采访到了当年凤凰联合企业的改革参与者——凤凰村原党支部书记谢福州,他用朴实的话语描述了四十年前“凤凰人”面临的困境和敢为天下先的波澜壮举。现任凤凰社区主任周赵则面对镜头,表达了传承凤凰精神,真抓实干,书写“潮涌四十年,凤凰再腾飞”的美好梦想。
直播连线:牟礼镇小塘村
牟礼镇小塘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主入口,寓意谷稻飘香的雕塑,提示着来客已进入“鱼米之乡”。
宽阔平整的“方块田”一眼望不到尽头,纵横交错的沥青观光路随处可见,清澈见底的活水沟渠绕田缓流,眼前的美景,正是我市新打造的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
邛崃自然资源丰富,稻田养鱼历史久远。种养循环,稻鱼共生。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每亩净收益增加了4900元,稻渔综合种养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的成功尝试。
生产全程可控、无污染、无公害,稻米颗粒饱满、色泽晶莹、蒸煮后米香淳厚、入口柔韧爽滑……而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培育的“邛崃渔香米”新米甫一上市便深受欢迎。目前,“邛崃渔香米” 正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据介绍,下一步当地将充分发挥以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为核心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大邛崃渔香米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扩大种植面积;拓展邛崃渔香米产品粗加工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发展。

直播连线:夹关镇临江社区
在社区发展治理实践中,我市牢牢握紧“共享”理念的“金钥匙”,以党建带社建,精准施策、多元共治,创造性探索“三问三审三投入”社区工作法,开创社区发展治理新境界。
该工作机制“发源地”的夹关镇临江社区,新年氛围正浓。过去几年来,当地以居民诉求为根本,向居民问需求、向议事会问先后、向监事会问效果,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万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并引导居民自筹资金对小区绿化、基础设施进行认领和维护,建立“自下而上精准确定、科学评审、多元参与的项目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能借鉴、可复制的社区发展治理的“临江经验”。
“临江经验”以“创新+善治”激发内生动力,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2018年,各部门、镇乡(街道)首批申报“五大行动”重点项目411个,经初审、复审确定实施项目183个,投入资金33.92亿元,其中社会资金3.19亿元,持续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各类社区服务,引导2000余户居民投入精力或自筹资金对小区绿化、基础设施进行认领和维护,不断增强居民参与能力。
直播连线:高埂镇新区
沥青道路、川西风格民居……在“为村”故事会全媒体直播活动场外连线点位高埂镇新区,花木扶疏,俨然一个公园。
新区干净整洁,带点“小清新”。居民周甫中带着打包好的可回收垃圾来到回收站点,用手机扫描大门上的二维码,输入验证码后,进入“银行”放置好垃圾,再领取了垃圾回收袋,准备下一次投放。“我第一批加入,已经投放了8次垃圾,获得了200多元的收益。
“以前随处可见的垃圾不见了,这都得益于垃圾银行的运营。”连线中,高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埂镇“垃圾银行”有两个特点,一是“互联网+”,二是无人值守。简单地说,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线上线下融合,无人值守运营。
去年6月运营以来,“垃圾银行”共计回收垃圾6.25吨,减少碳排放16. 28吨,群众获得收益7350元。居民一方面通过“举手之劳”,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能挣钱,增加经济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垃圾银行”通过“分类一回收一反馈一再分类一再回收”的闭环模式,使大家能够深度参与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中来,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激发了社区共治的活力,使居民从以前的旁观者,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参与者、倡导者。据介绍,目前高埂镇已在三个人口集中地区设点建设垃圾银行,未来该镇还将选择三个点位新建垃圾银行,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回收,保护环境的行列。
直播连线: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自从被列入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以来,我市聚焦精准智慧养老,深化试点建设,积极探索“1+3+N”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位于宝林镇的成都市首个养老服务中心,也是我市“云数据”平台的展示窗口和“幸福养老关爱地图”的所在地,在“地图”里,全市14万60岁以上老人基本情况、服务需求及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机构信息清晰可见,实现养老机构和为老服务在线监控和动态监督。只要轻触屏幕,老人基本信息便立刻显示出来。同时,通过网页登录“云数据”平台,可实时掌握全市老人养老服务、安全健康等方面状况,在对数据汇总分析后,可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性建议。
据悉,近年来,我市通过一个“幸福养老关爱地图”,搭建起“3”级关爱平台,形成了“市—区域—村(社区)”联动养老服务新局面。在此基础上,还广泛组建各类助老志愿服务队,成功培育、引进了15支“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为老服务队伍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创新“一卡三单”服务收集路径,持续深化“嵌入型养老”,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智慧为支撑、精准为特色的,新时代高品质农村养老服务新格局。

直播连线:国民村镇银行
11年前,伴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春风,邛崃国民村镇银行在市场经济中勇立潮头。
这些年,邛崃国民村镇银行扎根一地、服务一方。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积极支持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发展,支持数百家小微实体企业,带动上千农民及个体工商户创新创业、发家致富。
十一年间,国民村镇银行默默耕耘,以“天道酬勤”为核心价值观,以“阳光经营、创新服务、快乐成长”为经营理念,以建设“小而美”的银行为奋斗目标,一路高歌,奋然前行,聚焦“三农”,致力于帮助农村‘旧貌换新颜’,支持农业“鸟枪换炮”,带动农民发家致富,让百姓的期望开始织成巨大的旗幡!成为邛崃人贴心的、信赖的银行。“朋友圈”越来越大,“点赞量”也越来越高。
记者 李燕茹 何婷 摄影 姚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