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死盘”三个字,在外地人眼里无论如何也组合不在一起的,曾有人问我是不是方向盘的别称?
“洋”是“土”的反义词。“洋盘”与“洋死盘”在意义和用法上是完全一致的,大概有三层意思:
一、装束和行为都像国外人的风格,主要指西洋。六七十年代有一首儿歌:“洋马车(自行车)滚滚圆,上面骑的洋死盘。”
二、好出风头、好炫耀或不听劝阻。“标(不要)当洋死盘,免得惹事。”
三、指以上两种人,派头洋盘,行事也爱出风头。“那就是个洋死盘娃娃。”
说到“洋死盘”,二十年前有个外号叫“刘洋盘”的人,平时在街上称王称霸,不说欺男霸女,至少也是人见人怕,其实就是个“二杆子娃娃”。那时的帅哥小伙都穿细花花的衬衣,留撇山头(男士发型)是比较流行的。他却偏偏用大红牡丹花的铺盖筒筒(被面)做衬衣,剃光头,眉毛稀少而且颜色很淡,感觉就像没有眉毛,如《少林寺》里的那个“秃鹰”,更像超黑社会的,大家都私下叫他“洋死盘”,“惹不起躲得起”是当地老百姓的座右铭。
有一年的秋天,山东一个马戏团到街口耍杂技,演魔术“大变活人”时为了活跃气氛,就邀请观众上台参与表演。只见“刘洋盘”大喊一声“我来了!”纵身一跳就上了舞台,说这“刘洋盘”也有几分力气,还会些拳脚,常吹自己是操扁卦(会武术)的,也有不少人吃过他的亏。他跳上舞台后也是极积配合演出,却偷偷摸了一把女演员。也许演员们见多了这类人,也没和他计较。谁知演出完后,他带上三四个兄弟去收人家的保护费,有几个老辈子劝他算了,江湖人讨口饭吃也不易,他哪里听得进去。
偏巧被他摸了一下的女孩子正好在旁边。他以为好欺侮,便又伸手去抱。女孩就躲,其他演员上前劝阻。“刘洋盘”在这一带是没吃过亏的,哪能依,就动手抢人,三四个只弟也一哄而上。收了保护费还要调戏人家女娃娃,男演员们再也忍无可忍,乒乒乓乓地就打了起来。不到五分钟,“刘洋盘”几人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灰溜溜地跑了。老百姓都拍手称快:“洋死盘,这下晓得锅儿是铁倒的了,活该!”
文/王勤
本文表述的观点仅为作者一家之言,或许还有更好的解释。广大市民朋友,如果您也有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方言,欢迎登陆《邛崃新闻》微信公众平台留言互动,一经采纳,有机会赢得礼品。与此同时,您还有机会跟随《方言邛崃》电视栏目主持人参与当期的节目录制,一起踏上方言的探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