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汛期如期而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打好防疫攻坚战的同时,我市提前谋划部署,多管齐下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堤”,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4月15日,我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从思想、组织、措施、物资等方面对2020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以确保我市2020安全度汛。
随后,我市成立了5个防汛专项检查组,对全市防汛成员单位、镇街进行防汛大检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防汛隐患点位238个,整改完成230个,暂时不能完成整改的,已制定临时度汛措施。
市水务局防汛抗旱科负责人游浩然介绍,目前主要工作是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防汛安全隐患排查,一是加强河道、沟渠隐患点位整治,截止目前全市河道清淤20千米,行洪障碍清理45处,沟渠清淤40千米;二是加强设备设施维护,对各类防汛监测预警设施、水工设施、地下空间抽排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测维护,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三是加强内涝点位整治,重点对城区内涝隐患点位,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应急措施,提前做好排涝准备工作。
提前准备,提早行动,防患于未然是今年防汛工作的主基调。为此,市防汛办提前谋划准备,修订完善了2020年邛崃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预案,包括水库、水电站的防汛预案和调度方案、山洪灾害危险区预案。同时结合我市多年来易淹区域与上游水情资料实际情况,市防汛办修编了《邛崃市主要河流特征水位防洪抢险应急响应对照表》、《邛崃市主要河流洪水可能淹没范围分析参考表》,以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防汛预警机制是防风险于未然的重要基础。入汛后,我市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并且,市防汛办会对镇街防汛值班人员、山洪灾害危险区监测预警和转移责任人进行不定期电话抽查和视频点名,以确保汛情信息及时报送,避免因贻误时机造成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水利设施的抗风险能力直接影响着最终的防汛效果,为此,我市狠抓工程建设。目前我市重点水毁工程共10个,修建堤防约10200米,总投资约7400万元,其中2020年项目9个(市管河道7个,县管河道2个),投资约4000万元;2019年续建项目一个,为四川省邛崃市回龙镇蒲江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投资约3400万元。
洪灾来临时,防汛物资是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市有专用抢险机具、照明设备、救生设备等各类防汛物资,总计约650万元。
与此同时,在防汛应急队伍上,我市构建了水务、供电、通信、防疫、消防、公安、医疗、民兵、当地驻军等专业抢险队伍与当地群众共同组成的抢险救援体系。
防汛工作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命的主动权也应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政府在做好“他救”的同时,我们个体也应做好自救工作。
市水务局防汛抗旱科负责人游浩然提醒:建议城区外居住的居民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同时,大家要尽可能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玩耍,也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要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
记者:杨桥 杨彩英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