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科技进农田,抗疫春耕两不误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14 14:16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当春耕时节与疫情“撞期”,防疫不碍春耕成为重中之重。在位于成都平原的四川成都邛崃市,与往年不同的是,植保无人机成为当下田地里的“明星”。

“开机、准备、升空……”2月12日一早,在邛崃市大同镇陶坝村6组的山坡上,一架无人机正往来盘旋,滑过一片片绿色土地。从起飞到喷洒药物,短短十多分钟,就完成了该村40多亩砂糖桔的病虫害防护喷洒作业。植保无人机操控手叶启华,年纪不大,却是一位有着多年经验的“老飞手”。他告诉记者,今天原本在周围的村庄做春防,然后在陶坝村的为村平台看见他们需要无人机的春防,我们就联系了他们,然后就过来了。

叶启华口中所说的“为村”是腾讯旗下一个用移动互联网村级政务、服务、商务的综合开放平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村民都待在家,一时难以出门,这可难坏了陶坝村的“为村”管理员郑小琴。为了提醒大家“防疫”不碍春耕,她第一时间在“为村”平台上发布了一封如何抗击疫情又不误农时的信给广大群众。

陶坝村“为村”管理员郑小琴说:发布之后在我们为村平台的村务公开里面,所有认证的村民只要关注了的都会收到这个提示。在我们一个种植群里面,有的业主看到这个信息后就给我们提了一个要求 ,这段时间不能聚集,不能出门,春防这段时间怎么办呢?然后我就向外界在为村平台上面发出一次呼吁,没有想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家农机公司就主动和我联系,要到陶坝村来帮帮忙做一下春防。

动动手指,发布信息,就能唤来植保无人机,及时解决村里种植户的燃眉之急。在陶坝村村支部书记孔祥华看来,春耕时节自古以来都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关系着一年的收成,而眼下更是要一手抓科学防疫,一手抓春耕生产。

陶坝村支部书记孔祥华说:“本次疫情,我们给老百姓做了大力的宣传,不聚集不外出不聚餐,但当下春耕生产开始了,我们给老百姓讲要分散作业,分段作业,分时间段的去管理自己的农田,我们联系了一些农机公司帮到我们更高效的,做好我们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管护。”

防疫保安全,春耕播希望。通过采取大数据、无人机等科技手段,不仅防疫期间确保人群不集聚,也实现了高效率、科技化生产。

邛崃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植仕正介绍,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采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非常有优势。比如作业人员少,一人就可操作,减少人员接触,可防止疫情传播,还有就是效率高的同时比较节约成本。

成都三郎植保队队长叶启华说:“目前,已经喷洒了有2000多亩了,主要是柑橘等农作物,特殊时期,无人机有优势,可减少人员接触,可防止疫情传播,效率高 ,节约成本。

丰年不叹负春耕,邛崃农业正当时。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按照“防疫、保供、生产”三不误要求,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向全市印发大春备耕及小春田间管理的意见,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开展春耕生产工作。目前,全市各镇乡(街道)的土地翻耕、备种育苗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各种农用物资正在调配之中。

邛崃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植仕正说,通过线上开展技能培训,线下组织技术指导,深入合作社、种植户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及时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农资储备和市场监管,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记者  陈利涛   黄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