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媒体关注丨成都日报:红色基因代代传 鱼水之情今更深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5 11:50

《成都日报》(2025年4月24日第08版 要闻·专刊)

距离成都120公里的天台山脚下,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庄重肃穆。馆内陈列着近400件文物,这是一代革命英烈奋勇战斗的历史见证,也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如星辰北斗,熠熠生辉。

作为全省首批革命老区、兵源大市,邛崃带着城市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和永载史册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和创新双拥工作,全面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局面,连续五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荣誉背后,是全市党政军民多年来携手并肩绘就的生动画卷,更是用鱼水真情筑起的一座历史丰碑。

“铸根魂”沁润红色文化 涵养培育家国情怀

每到旅游旺季,天台山镇高兴村便热闹非凡。作为红军长征纪念地,从石塔寺到红军亭,从红军医院旧址到杨茂堂故居,这条红色教育路线吸引着各地参观者。

为了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村党委聘请国防大学军史、长征史专家刘波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和讲师;通过选聘、竞聘方式组建本土讲师团,培养专兼职讲师20余名;开发《红军长征在邛崃的112天》《红军长征过四川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等红色教育课程……日复一日,这里构筑起了坚实的精神阵地,承载着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传颂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情。

开展军民同阅读读书活动

走进邛崃的大街小巷,你会被处处彰显的双拥元素所触动,文化根脉传承早已作为涵养市民群众开拓进取、向上向善的城市精神。

在双拥主题公园里,晨练、晨跑的人们活力满满,英模故事、国防教育等宣传“润物细无声”;在双拥示范街区内,商家门口悬挂统一的“爱国拥军示范店”标牌格外醒目,形成了衣、食、住、行、用全覆盖的社会化拥军服务。

目前,邛崃分类打造了双拥文化特色场景,将双拥文化融入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建成双拥文化街等主题空间,打造党史军史教育、军事科技普及、军事拓展训练的红色教育基地。

邛崃组织双拥文艺汇演

为了进一步营造双拥氛围,全市还开展了一系列拥军宣传活动,评选最美拥军人物、退役军人、最美军嫂,同步引导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选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组建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队93支、1300余人,让“参军受尊崇、退役得尊重”深入人心。

“守戎光”做实关爱保障 当好为兵解难“娘家人”

2月18日,文君街道金桂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召开了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大走访座谈会,30余名辖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围绕生活保障、就业创业、医疗补助等多个领域开展讨论。“通过座谈会,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家的需求和期盼,为后续提供贴心精准的服务奠定基础。”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迎接退役军人光荣返乡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光荣传统,在邛崃源远流长。邛崃创新搭建起政府与社会、个人与组织的联合拥军平台,签约优待企业商家500余家,提供交通、医疗、金融、消费等优待优惠1300余项,把拥军服务落到实处。

如今,邛崃社会化拥军优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有景区、城市公交车全部免费;军转干部全部安置进机关、现役军人子女县域内全部自主择校;退役军人全部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升级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就诊系统,全面实现挂号、就诊、体检线上优先优待……

不仅如此,邛崃还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开发“退役军人招聘小程序”,为退役军人提供“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2000余人(次),举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3场次,与20家企业签订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合作协议,推送就业岗位5800余个,实现就业1500余人。同时,组建退役军人陪伴制导师制就业服务团队,强化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培训指导,及时提供择业创业“诊断服务”,培养商业思维,提高创业成功率。

浓浓关爱暖军心,政策落实惠民生。目前,全市推进了村(社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标准化建设,49个村(社区)服务站获评全国站,对退役军人反映诉求进行梳理分析,分类推进了4000余条有效诉求办理,为军创企业、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收488万元,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620万元。据统计,邛崃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开办企业262家,建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园、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产业园。

一项项尊崇优待措施,切实增强了军人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汇聚成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磅礴力量。

“一家亲”军民倾情共建 浇开双拥幸福花

“亲爱的成都舰叔叔们,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从你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勇敢、奉献和坚持,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们的一生,激励我们不断进步……”海军节到来之际,邛崃市火井小学的胡雅惠在信中这样写道。

一封亲笔书信、数千公里路程,跨越山海,加深着彼此间的情谊。这份情谊源于2021年,海军某部援建邛崃市火井小学,该校被中国人民海军授予“海军爱民学校”。从此,火井小学成为了海军联结邛崃的温情纽带。

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道路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里、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驻邛部队积极贡献力量,实现了部队建设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驻邛空军部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抢险救灾的危急时刻,他们冲锋在前。积极参加“12·18积石山地震”“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运送救灾物资27.7吨,转移受困群众307人;提供气象预报信息,利用训练飞行时机帮助地方勘察森林火灾和自然灾害,通报灾情灾害信息,提升防灾减灾反应能力;长期对口帮扶驻地贫困学生和孤儿,开展援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助学兴教等。

军地联合开展消防演练

军民的鱼水深情,在民拥军中得以升华。“部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邛崃构建了拥军支前工作运行机制,支持部队完成联演联训、战备拉动、跨区机动等各类演训任务:成立重点国防工程指挥部,保障战备项目用地1600余亩;动员地方力量,为驻地部队外训拉动、演训演练提供交通和场地保障;协同驻地部队在机场净空区域全力排查安全隐患,开展机场超高建筑整治、打击黑飞、禁养飞鸽,保障军用飞机飞行安全……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在这片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赓续传承,一曲曲动人暖心的双拥赞歌在不断奏响。新时代,邛崃持续巩固军政军地团结,让“红色基因”浇灌的双拥之花越开越艳、永放光芒。

来源:成都日报

上一篇:2025年邛崃市新媒体训练营开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