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 邛崃下“绣花”功夫建种业“大本营”
文章来源:邛崃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25 09:22

11月20日,四川日报头版刊登了文章《巳时,下“绣花”功夫建种业“大本营”》报道了位于我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项目建设情况。

11月9日9时,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项目建设工地的塔吊伸开巨臂开始作业。“往右再来一点,好,降!”48岁的塔吊师傅顾代虎站在地面,拿着无线对讲机,指挥30米高空上的塔吊司机转运建材。一个个调度口令下达后,一吨捆扎好的细长钢筋从高空稳稳降落在施工区域。

种质资源被喻为种业的“芯片”,承担保种功能的种质资源库堪称种业“大本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位于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内,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承担起全省乃至西南地区农业种质资源保存、开发、利用等功能。作为建设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正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奋力冲刺,确保该项目2024年全面投入使用。

钢筋上“绣花”,用心打造精品工程

9时45分,随着一捆钢筋平稳落地,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着橘色反光背心的工人很快聚拢过来,大家分拣材料后,又迅速投入各自的工作。“绑钢筋看起来是个粗活儿,实际上也需要‘绣花’功夫。”项目施工方——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四公司项目经理兰兴建介绍,钢筋相当于建筑的“骨架”,绑扎的位置、松紧、结构都关系到建筑物的受力程度,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2岁的建筑工人李加林一手将扎丝围上钢筋,一手拿着绑扎钩灵巧一转,扎丝就稳稳地绑在了钢筋上,不到10秒钟一个节点就完成了绑扎。“穿过去,钩过来,再将扎丝快速打个结,看起来很简单嘛?”面对记者的疑问,兰兴建笑了笑说:“没有那么轻松哦,绑钢筋的手法很多,顺扣法、十字花扣、套扣……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采用不同的扣法。”这还是个重活儿累活儿。一根钢筋看起来只有手指一般粗细,但重量却不轻,5根捆在一起、长度不足0.5米的钢筋,足有2.5公斤重。每天,李加林过手的钢筋有500公斤,要完成上千次钢筋绑扎。

眼下是项目冲刺的关键节点,工地上,40余名建筑工人正分工交叉作业,绑钢筋、支模板、搭架子……在繁忙施工中,质量检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0时30分,李加林作业的区域结束钢筋绑扎工作,随后,施工人员和项目监理人员拿着卷尺和图纸入场验收检查。“钢筋数量、截面尺寸均符合图纸要求。”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孙琦明一边测量,一边比对,“每一道工序结束,施工方和监理方都要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

“该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也是百年工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介绍,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使用年限是100年,承担着农业保种的重大使命,只有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打造百年精品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高空中“起舞”,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开塔吊就像在高空‘起舞’,要确保吊物稳、准、快地降落,很考手艺。”时钟回拨到9时30分,趁着卸货的间隙,顾代虎才有时间跟记者搭话。开塔吊属于特种作业,需要持证上岗,塔吊操作室不到4平方米,每天要在狭小的空间内重复无数次起吊、旋转、定点落钩等基本动作。

安全精准是第一位。“高空操作室1厘米的误差,可能就会导致地面几米的差距,有时候周围的建筑物还会挡住视线,不仅需要良好的手感,还需要和地面指挥打配合。”顾代虎和另一位塔吊师傅轮流上机作业。当天,顾代虎在地面指挥,和塔吊司机相互配合,每天塔吊要起吊150多次,转运几十上百吨建材。“上塔吊还是辛苦,要爬30米左右的钢梯,一早上去后,要等到吃午饭才会下来。”顾代虎说,水都不敢喝多。

钻进操作间,来到“另一个战场”。“工作看似枯燥,但打不得一点马虎眼。”顾代虎说,手握操作杆,就像战士握紧手中的钢枪。这把“钢枪”在他手里已握了11年。左手轻拨、右手轻拉、切换挡位……在30米高空的这一系列操作都要屏气凝神,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占地10亩的工地上,要修建3栋大楼,用于保存农作物、畜牧水产等种质资源。“现场空间狭窄,作业难度很大,稳钩要求很高。”顾代虎说,塔吊大臂起步、停臂、加速和减速都要均匀,吊运时必须精准,稍有不慎碰到人员或设备,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忙活到11时,顾代虎都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但在他的指挥下,2个小时内塔吊已完成32次起吊,一捆捆钢筋稳稳地被吊运到施工区域。正是在一位位工人的全力投入和建设单位一系列措施保驾护航之下,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今年10月底,项目迎来重要节点:项目主体建筑——用于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5层主体大楼封顶,11月中旬进入内装阶段。“力争年底完成项目所有大楼主体施工,2023年底完成项目验收和试运行,2024年全面投入使用。”杨武云说。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