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酒源·名酒工业园·邛崃
首页·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夹关镇鱼坝村:茶农的幸福生活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8-03-26 13:36

3月20日早上6点半,天刚蒙蒙亮,简单吃过早饭,倪小琴与婆婆就背着茶篓出门采茶了。进入3月后雨水增多,茶苞虽然没有了,但是种植的大白茶和9号茶长势喜人,趁着现时收购价格高,倪小琴雇了4个采茶工争取多采点。“昨天一斤28元,今天叶子有点湿,估计价格要降点了。”

 

 

这些天,倪小琴都加班加点在茶园里忙活着采摘“头茶”。倪小琴本是名山县人,老家就在蒙顶山旁,可以说是闻着茶香长大,2009年嫁到夹关镇鱼坝村后,便开始打理自家9亩茶园。那时茶价不高,家里三个大人加个小孩光靠几亩茶园,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此倪小琴还外出打了几年零工。

2015 年,邛崃黑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将我市茶产业发展推上了快车道。

眼看茶叶价格好了,公公却得病去世。倪小琴便担起了打理茶园的重任,从种到采再到卖一肩挑。去年一年茶叶就收入5万余元,老公也从部队退役回到村上工作,日子平稳地过着。

今年初雨水不足,产量不好,倪小琴却不担心,“因为价格也上去了,一斤可以卖到70元,比去年的收入只多不少。”倪小琴边采边与工人们聊着。按照行情,请采茶工的报酬为所采茶叶收入的一半,另还加一顿午饭。不过,倪小琴豁达地说,请的采茶工都是当地的农民,茶叶收入最终也落入了农民口袋中。

临近中午,倪小琴赶回郭坝小区的家中做饭。白菜肉片汤、笋子炒腊肉、青椒土豆丝……不大一会儿,天然气炉灶上就出锅了一荤一素一汤。

而在2年前,她们一家还住在山上老房子里,不通气,做饭全靠烧柴火,没有一两个小时做不好饭,搬进安置区后,条件改善了。用她的话说,腾出来的时间采茶卖的钱可以下次馆子了。

把饭背到茶园里吃过后,倪小琴又忙着秤茶,准备一会儿拿去茶叶市场卖。

 

 

“4斤6两,李嬢。”“5斤2两,今天可以哦王孃,比李嬢多了半斤多。”……欢声笑语中,倪小琴背着称好的近30斤茶叶出发。

去哪里卖?哪里的价格好?倪小琴有自己的盘算。夹关本地有个观音场茶叶市场,但是茶叶要求较高,今天自家茶叶有点湿,估计价格偏低,而且路程太远,一来一回至少要1个多小时。同样,临济茶叶市场情况也差不多。最后,她决定去名山甘河茶叶市场,离自家茶园只要10多分钟车程,收茶价格与其他两个市场差不多,但是节约了时间,下午自己还可以多采点。

一进茶市场,就有收茶商来询问。一番讨价还价下来,价格最终敲定23元/斤。“正常的,今天来晚了,而且确实茶有点湿,采的也不匀净,很多带了茶杆,一会儿回去我得跟她们说说。”价格比昨天压低了5元,倪小琴也不沮丧,“下午茶不湿了,回去加油干,再卖两次茶,用产量把价格追上去。”

下午两点过,站在开阔的农田上放眼望去,整齐的茶垄成行成排地随丘陵地势起伏连绵,在阳光照耀下,绿油油的茶树闪烁着耀眼的光泽,一派生机盎然的茶乡风光。

每年这个时间段,鱼坝村村主任杨小兵都打不通村民电话,只有往茶园里找人。“小琴,下个星期村上有个茶技术培训,你要参加哦,空了把名报上。”“老李,上次喊你来,你就忘了,这次记着哦,多听点对你有好处。”……

杨小兵告诉记者,整个夹关镇,茶叶种植遍地开花,仅自己所在的鱼坝村95%以上都从事茶叶种植,村上的天官茶叶合作社是夹关镇人数最多的茶合作社,茶农们的茶叶不愁没人收,每亩茶的收入在6000元左右,茶叶真正成为茶农们的“摇钱树”。

下午6点半,倪小琴与婆婆收工回家,盘点收成:下午共采了43斤多两芽一叶,其中大白茶卖了26元/斤,9号茶卖了16元/斤,与昨天持平。

 

 

她与婆婆聊着,明天是春分,再加把劲儿,请点人,把今年茶园的头茶卖得更多更好。

夹关镇农户茶叶种植的发展壮大是我市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邛崃种茶历史悠久,是茶马古道西出成都第一站和南丝路重要节点,是川西名优绿茶的主要产区,享有“中国黑茶之源”和“万担茶乡”的美誉。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以邛崃黑茶为核心的邛茶产业提升发展,分布在全市16个山丘区镇乡的茶园面积急速增长到13万亩,仅去年一年,全市年产茶叶8100余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其中黑茶产量730余吨、产值约1.4亿元。

每一块连片茶园基地都是一处动人美景,茶园不仅鼓了农民的口袋,还带动了我市乡村旅游的走红。目前,我市建成总长15公里的茶园观光、茶业体验、文化休闲茶业生态旅游带——邛茶走廊;建成文君茶公园、南宝高山茶叶观光园、崃岭白茶观光园3个茶旅融合生态观光园,让游客进茶园采茶、到茶厂制茶、在农家乐品茶,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正越来越明显,乡村振兴发展正在路上。

记者 何婷 报道